|
老年人摔倒了,千萬別隨便扶年長者年紀大了,走路容易失去平衡,跌倒比較常見,而隨著冬天氣溫大幅下降,導致年長者的身體機能下降,腿腳變得更加不靈便。據中國有關機構統計,65歲以上年長者中每年約有33%的人跌倒1次或多次(其中大部分跌倒的情況發生在冬天),并隨年齡增加而比例上浮。跌倒本身并不可怕,年輕人拍拍屁股就起來了,但年長者一旦跌倒可能引起并發癥,給平靜的生活增加波瀾。 國外也有相關研究,據美國學者Wild Isaacs研究發現,老人摔倒對未來的健康造成很大影響,摔倒1小時未被扶起的年長者中,有四分之一在一年內去世,死亡率是同性別同年齡的對照組的五倍。摔倒超過1小時未被扶起的年長者,有一半在半年內去世。而及時被扶起送醫的年長者并沒有明顯增加死亡率。 一、.為什么年長者容易摔倒? 相關研究機構歷時三年,統計超過5000組樣本發現,年長者摔倒的原因基本如下: 1. 內在疾病導致 骨質疏松、心律失常、頸椎病、關節炎、帕金森綜合征、老年癡呆、體位性低血壓、顱內腫瘤、肌肉退化等疾病,從不同方面影響年長者的認知能力與行動能力,導致年長者容易摔倒。
2. 外在環境、自身疏忽導致 浴室、客廳等地面較為光滑、鞋底摩擦力不夠、地毯等物件絆腳、單腳站立更換褲子、起身過快未站穩等因素導致年長者摔倒。 同時,該機構統計了老年人摔倒后的主要并發癥如下:骨折、腦震蕩、腦出血、軟組織損傷及表面擦傷。 鑒于年長者摔倒容易產生并發癥,因此不建議非專業醫護人員及時扶起年長者,避免造成年長者繼發性的損害,比如骨折移位,刺破周圍的大血管、損傷了周圍的神經等。最佳的方式是及時撥打120,送醫檢查治療。 當然,如果明顯能夠看出年長者只是摔了個屁股墩,那么就伸出你的手,幫年長者及時起身吧。 二、年長者如何避免摔倒呢? 1. 積極治療疾病 鑒于很多摔倒都是各種疾病致使身體行動不便帶來的,我們年長者應該定時體檢,及時治療,保持自己的身體健康。 2. 科學使用藥物
年長者對藥物的耐受性和敏感性與年輕人不同,容易發生不良反應。鎮靜、安眠、抗高血壓、治療糖尿病等的藥物,易致使年長者反應減退、認知能力削弱而引跌倒。尤其是抗高血壓藥最易增加年長者跌倒的危險性。因此要聽從醫生的建議,科學用藥。 3. 安全的生活方式和環境 年長者在家穿著的鞋子要柔軟,盡量穿厚底、防滑的鞋,切忌穿硬塑料底的鞋,少穿拖鞋。 年長者腦血管調節功能較差,因此行走、起坐等動作要慢,行走時借助拐杖、輪椅等器具輔助。 年長者由于視力敏感度減弱或夜間視力下降導致看不清路容易跌倒,所以室內照明要好。 減少吸煙、喝酒,避免大腦受到尼古丁、酒精的影響而昏昏沉沉,這樣容易摔倒。 室內地板要防滑,地板要避免選用光滑的大理石或是已松動、翹起、破損的地毯,及時清理地面上的水和油漬。 在衛生間坐便器周邊安裝扶手,浴室要有坐凳能夠坐著洗浴,浴缸和浴室地面加鋪防滑墊。 年長者摔倒不是小事,希望通過此文能夠引起大家對于摔倒的重視,并且學會如何預防摔倒,做健健康康的老小孩。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