|
如何照顧好臥床老人隨著人口老齡化日益嚴重,失能老人的數量迅速增長,失能風險急劇增大,家庭與社會的負擔不斷加重,導致失能老人長期護理的壓力愈來愈重,矛盾日益突出,城鄉失能老人長期護。如何更好的照顧好失能、臥床老人,要遵從以下五點:
失能老人的日常生活需要他人協助或完全依賴他人,其中也就包括清洗會陰,更換紙尿褲,人工取便等十分隱私的護理,有些老人比較排斥自己的隱私部位暴露在外人面前,甚至會為了拒絕清洗會陰而打罵護理員。此時,我們不應該為了尊重老人所謂的隱私,遵從所謂的“非禮勿視”而選擇不給老人進行這些隱私部位的護理。面對這些特殊情況的老人,在條件允許的前提下,盡量讓同性為老年人護理,減少老人的排斥。 護理隱私部位時更應該仔細認真查看外陰部,肛周腹股溝等處的皮膚狀況,定時查看老人全身皮膚情況。 護理時為老人拉上床簾,并耐心勸導安慰老人,保護老人在除護理員以外的他人面前的隱私。
要拘小節,斤斤計較 失能老人的護理是一件要拘小節,斤斤計較的事情,要密切關注老人生理和心理上的細微變化,不放過隱藏的小部位,減少潛伏著的對老人不利的因素。 護理方法: 注重隱藏小部位的清潔和護理,如耳后、女性失能老人乳房下垂覆蓋部位、腋窩、肘關節窩、腹股溝處、下肢曲窩處,腳趾頭縫隙間處。 注意老人身體上的每一個細微的變化,在護理過程中,定時查看老人全身皮膚情況,并重點查看背部、會陰部、肛周部的皮膚變化,這些是褥瘡易發部位,每一個細小的壓紅或異于平常的變化都有可能是褥瘡的誘因。
有所不為 失能老人很大程度上只是行動上的受限,特別是中輕度失能老人,他們的頭腦和意識還很清楚,在護理過程中,我們要考慮到老人的想法和感受,警言慎行,做到有所為有所不為。 護理方法: 在和失能老人溝通過程中,我們應該根據之前所了解到的老人的基本情況和歷史背景,選擇能讓老人感興趣,能讓老人高興的話題來進行談話,在“趨利避害,避重就輕”的交談過程中有意識地避開老人忌諱或是一些不開心的話題。同時,注意護理員之間的談話內容和談話地點的選擇,不要在老人面前談及一些敏感的話題。如:臨近過年,護理員之間當著老人的面討論回家的事宜,導致老人情緒波動,吵鬧著要回家,亦或是在別的老人面前討論另一老人的兒女如何如何孝順等等。 不要當面對老人表達自己不滿的情緒,或在老人面前展示自己因個人原因而產生的煩躁郁悶的情緒。 很多失能老人需要的可能只是我們某些方面的協助,如果我們支援過度或協助照顧過度,使老人的殘存機能慢慢減退,對老人而言反而是一種傷害。所有的失能老人都有一個共性,就是行動受到限制,但每個失能老人的具體情況以及失能的程度不盡相同。護理過程應遵循“和而不同”的理念,有所差別和選擇性地進行科學護理。 護理方法: 首先仔細觀察了解老人能做什么不能做什么,哪些勉強能做哪些勉強也不能做,對癥下藥施以恰如其分的協助。并根據老人的失能程度、病理情況、性格特征等等為每一位老人制定一份護理攻略。 在日常的護理中,鼓勵老人自己動手,鍛煉其殘存機能,如:協助老人涮牙,根據實際的情況,讓老人自己擠牙膏,端水杯等等,切勿因為老人行動太慢或是覺得老人做起來費力而全程幫助老人。 恰當地稱贊表揚和正確地引導。有些失能老人極易產生依賴,全部依靠護理員的協助,對于這種老人我們應該加以正確的引導,鼓勵他們自己動手,并在適當的時候給以稱贊和表揚,增加他們的自信心。 有區別地對待每一位老人。有些老人需要哄,有些老人需要夸,有些老人需要“騙”等等,按照他們不同的需要及滿足方式,用不同的對待方法讓他們得到滿足。
借力省力 護理工作需要耗費體力,在護理過程中,我們要學會用巧力,學會借力,既能讓護理員省力又能讓老人舒服放心。 護理方法: 在幫助老人起床后,護理員一手從遠側穿過老人頸部,扶住近側的肩胛骨部位,另一只手撐在老人的床上,兩手一起用力,構成一個相等的反方向力,協助老人坐起。 將老人從輪騎上移到床上時,護理員將靠近床邊的腳插進老人兩腿之間,囑老人身體前傾并雙手扶住老人的背部,護理員雙手交叉抱住老人的背部或雙手抓緊老人的褲腰帶,抱起老人移上床。 護理過程中可以和老人溝通,得到老人的配合,在老人能使力的情況下,讓老人自己用力,護理員加以協助,借助老人自身的力量達到省力的效果。 下一篇淺談老年人冬季進補 |